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辛勤委员访问台湾随笔

辛勤 2010

我于2009年11月12日至11月21日受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郑淑芬教授和牟中原教授的邀请赴台湾访问(费用全部由他们承担)。期间参加了由台湾大学主办、台湾国科会资助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和关键材料研讨会。参会科学家主要是台湾地区教授,从美国邀请的专家和从大陆来的教授(只我一人)20余位,会议规模大约有50人。会议在台湾大学化学系松柏讲堂召开。我的受邀报告题目:电催化剂表面粒子大小、微区组成、结构同性能的关系。会后,应邀在台大化学系做的学术报告题目: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化物研究现状。学术讨论期间,参观了台大相关实验室和中央研究院的部份研究所、博物馆、纪念馆等。参观了刘尚斌教授实验室并同他讨论了他的一些工作发现,他利用固态核磁共振研究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工作十分出色。学术活动后在台湾方面牟中原教授夫妇、郑淑芬教授夫妇、陈贵鲜教授夫妇、刘尚斌教授、简淑华教授等陪同下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野柳地质公园、台北北部海岸景点、阳明山公园、邓丽君纪念公园、台北夜景等。11月20日由台北乘飞机到金门由台大郑教授安排在金门的两位退休教师夫妇陪同下游览参观金门的部分景点后乘船返回厦门。此次访问是我第二次访问台湾,见的大多是老朋友所以没有陌生感,整个活动安排比较轻松、随便、热情、温馨。他们安排去的地方以第一次访问未去的地方为主。

从此次会议的安排看台湾地区催化、材料学术界在燃料电池产业化不太景气下(在美国有关燃料电池大公司紧缩、小公司倒闭转向)仍然对其应用基础研究很重视。此次看到台湾地区催化界主要学术带头人都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有的正在筹划)。普遍在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很好的工作。我所熟悉的在台湾催化界的知名教授的研究领域除了催化方面的工作外大多在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一动向值得我们注意。在台湾工研院关于醇类燃料电池方面工作做的很好,这次原计划参加会议,不知为什么没有参加?原来安排去参观的实验室也改掉了。

此次去台大正值台大校庆和台大化学系新建楼启用参加了一点庆典活动,听到看到了一些有趣新闻。新实验大楼颇为现代,但是已经没有一、二十年前那种仰慕感叹的心境了。从中看到台湾科学家还是很看重历史——如台大化学有一系史馆录有历届系主任教授情况、贡献。展示了仪器设备变化发展状况。我在这个馆内看到50年前的手摇计算机、温控仪、电位差计等记得我在大学做毕业论文时就是用这种手摇计算机,当时台大有些年轻老师不知道这个干什么用的。它给人们带来一些美好的记忆。

在参观台湾中研院时简淑华教授送给我一套台湾中研院80年院庆史料——“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记述了首任院长蔡元培、以及朱家骅、胡适、王世杰、钱思亮、吴大猷、李远哲院长等对中央研究院建设中的艰辛努力、贡献以及各个研究所的建立发展历程,大事记。看了胡适故居和中研院的历史馆、美术馆、历史陈列馆等,因这些都是从大陆时期开始,后来有的在大陆发展做贡献有的在台湾,看到了这些先辈如何为中华民族、中国的发展壮大贡献终生。这些人也在为同一个中国在努力奋斗过应当大书特书。在胡适纪念馆看到胡适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央研究院的建设……做了许多艰苦卓绝的贡献和他的人品,一改过去认为他是一个御用文人的形象。时任中研院院长的吴大猷当时是己近七十岁的老人为了给研究院争取经费在立法院述职受到时任立法院议员的陈水扁等人的讥讽、奚落的情景它让我们对历史、历史上的人物应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因这次是我6年后第二次访问台湾,第一次访问是在民进党执政,这一次是国民党执政,明显感觉由于陈水扁的台独政策使台湾经济下滑,仍没有明显的变化,同大陆这些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据说台湾的教授多年来一直没有长工资这方面台湾朋友感慨颇深。目前,大陆的大部分教授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己不低于台湾的同行。但是台湾社会治安等还是安定的,目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陆游客和大陆来的商品,台湾人对大陆人是热情友好的。我到达台北第二天是周日,牟中原教授夫妇约了另外两对教授夫妇同我分乘两辆车到距台北约五十里以外的“木栅”登山。据牟教授说这地方是从前蒋经国喜欢经常来的地方。在秋色明媚、一片充绿的林荫路上大家天南地北的谈笑风生别有一番情趣。我发现他们对台湾、大陆、美国的情况十分了解。后来知道他们每年都到大陆、美国许多城市景点所以信息很多(他们的子女大多在美国)。牟教授告诉我:他们几个熟悉的家庭每个周末都远足一次。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台湾教授业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在我参观了陈贵鲜教授实验室看到他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制备模型电催化剂进行表面化学理论研究,发现他们同厂家合作组装的电化学原位测试设备水平很高。据说陈教授夫妇的实验室在台大化学系是经费最多的。学术讨论后他们安排我们先去台北品尝台湾小吃,说起台湾小吃真是花样繁多,一条街走下来有上百样但我吃了三四样就没有胃口了。

小吃过后洗温泉他们叫泡汤,这里温泉都在半山腰天在下雨,山间一片流水声,在台北附近的山上有许多温泉其格调同日本北海道的温泉有点相似,有一部份在室外,那天晚上下雨所以我们是雨中泡汤。泡汤过后又开车下山吃了一次宵夜——风味羊肉。这样下本来回到宾馆已经午夜。

在台期间时逢台湾故宫博物院搞雍正皇帝文物展,所以郑淑芬教授和简淑华教授安排我和从美国来的黄教授一起参观。这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首次合作将两宫珍藏的珍品合在一起展现给观众,使人们到一个全面完整的雍正,从讲解员生动有趣的叙述看到真正的康熙皇帝遗诏排除了雍正篡改诏书的可能性,解决了正史和戏说的矛盾……虽然天在下雨但参观的人非常多。看来两岸的合作空间很大很受欢迎。参观后还特意请我们吃了一顿台北有名的小笼包,在雨中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

金门游:过去我多次出差到厦门,厦大老师多次陪我从厦门海边遥望金门、大担、二担并介绍当年炮战的情况感到非常紧张、神秘、好奇,后来可以乘船游远离海岸看到台湾金门岛上树立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宣传大牌,心情别有一番体味。上次访问台湾要走香港花了我两天时间。这次从大连直飞台北仅用两个半小时,并且在台北机场人民币可直接换台币。所以回来时我让郑教授安排从金门返回大连,从台北乘飞机30分钟到金门,从金门乘船30分钟到厦门。原来以为金门很小实则不然,原来是反攻大陆的前哨阵地现在成为小三通的中转站。由于战争金门建筑不多,大多地区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和厦门高楼大厦林立形成明显反差,将来很可能成为厦门的后花园,金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此次访台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中国需要发展要和谐,中华民族具有美好的未来。

咨询委员会

(C)COPYRIGHT  DICP  NE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