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络合催化

韩秀文

大连化物所自1960年开始,在郭和夫领导下开展了均相催化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创了 “石油化学”和“络合催化”研究室,树立了以石油化学和络合化学为基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向。他坚持“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的宗旨,先后在研究室部署了固氮、液相氧化、烯烃聚合、络合催化、金属有机和结构化学等研究组,1988年廖世键继任“络合催化”研究室主任,1988年又成立了“匀相催化”研究室,奚祖威任主任,王世华、宋永瑞、贝浼智、胡皆汉,曾宪谋、董明珏、陈希文、顾婉贞、陈惠麟、宋树忠等为研究组长,开展了“烯烃聚合”、“氧化”、“金属有机”、“抗肿瘤药物、农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手性催化”、“杂环化合物合成”、“生物分子结构及相互作用”等一些前瞻性、创新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郭和夫高瞻远瞩,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开放后他瞄准国际上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从1979年先后选派多名中青年人才(廖世键、杨振云、陈惠麟、陆世维、韩秀文、曹国英、高绪国、程国宝、王国祯等)分赴德国、英国、日本、美国和瑞士等国进修络合催化、金属有机化学、手性催化和核磁共振波谱学等,他们回国后,大部分担任了各研究组长,成为研究的中坚,相继在王世华、王遂之、宋树忠和陈惠麟室主任的领导下,与老一代研究人员一起发扬了化物所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了科研经费极端缺乏等各种困难,传承了“任务带学科”的发展理念,坚持了“有机化学“的持续发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重大应用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1972年,廖世键研究组开展了丙稀液相本体聚合生产聚丙烯树脂的新工艺研究,廖世健、虞星炬等从实验室研究到1975年建成了300吨/年中试装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77年完成了5000吨规模的定型设计,在全国50个企业60套装置采用,全国聚丙烯产量的47%是由本流程提供的。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4年,廖世健、徐筠等采用石蜡裂解所得的α-烯烃作原料和负载型催化剂研制成功新型聚α-烯烃降凝剂。1975年在年产300吨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其各种性能均优于国内其他产品。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郭和夫亲自部署、组建和领导的甲氰菊酯农药的小试和年产250 吨20%乳油技术的成功是实验成果转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为我国的农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92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苯基氯化锡是当时海洋防污涂料的重要药剂,也是合成一系列有机锡农药的前体。王世华等建立的“三苯基氯化锡钠法生产新工艺”大大优于以往的格氏法工艺。1989年通过了年产100吨的生产工艺鉴定,后来在江苏等地推广生产至今。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奚祖威等多年学科积累的选择氧化成果“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烯烃环氧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随后所里壮大了研究队伍,高爽任组长,该项技术在 2003年和2005年建成投产两套1000吨的生产线,实现了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1998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以来,我所的“有机化学”和“匀相催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今天的“精细化工研究室”,徐杰任主任,从国外引进的“院百人”周永贵、余正坤和我们自己培养的郑卓、万伯顺、高爽等,在郭和夫等老一代开创的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在催化杂环合成、不对称催化与合成、金属有机合成与催化、有机催化和有机合成和匀相催化氧化等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发表在Acc.Chem.Res.,J. Am. Chem.Soc和J.Org.Chem等国际杂志上,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

咨询委员会

(C)COPYRIGHT  DICP  NE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