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我记忆中的国际催化大会

李文钊

首届国际催化大会于1956年在美国举行。2016年,在其60周年之际,终于迎来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我国几代催化科学工作者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我作为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顾问委员,受邀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兴奋之余,感慨良多。现写下几段有关国际催化大会的记忆,同大家分享。

1960年我首次知道国际催化大会

当时我正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化学系的中国留学生每两周有一次学术交流会,让大家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进展。比我高两届的学长李赫喧(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师从著名妇女科学家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主任K.V.托普契也娃 (K.V.Topchieva)教授,研究硅酸铝催化剂的微孔结构的制备规律及其异丙苯的反应动力学,取得了非常漂亮的研究结果。以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1960年巴黎第二届国际催化大会录取。我们受到鼓舞并引以为荣。现在看来,他应是参与国际催化大会的中国大陆第一人。

“文革”期间南开大学工、军宣队曾来大连化物所向我“外调”此事,问为什么他把研究结果交给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是里通外国?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可见当时的封闭。

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东京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

1979年10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张盈珍作为中国科学院妇女科学家代表团成员,去日本进行了为期16天的学术交流。这是大连化物所多相催化领域研究人员的第一次访日。长期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很少发表论文,外国学者失去了惯用的国际沟通渠道,对我国科研人员知之甚少。时任东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主席田丸谦二教授,除了原定的在其讲座的学术交流之外,额外增加一次和她的会见,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多相催化研究人员及其研究领域等情况,作为组织催化大会的参考。此后,经过国内科学院、高校、和企业科研部门的协调,中国大陆派出闵恩泽、蔡启瑞、郭燮贤、林励吾等,首次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郭燮贤应邀在第七届国际催化大会的Post Symposium作了“中国催化研究概况”的报告。由此,开启了中国催化科研工作者走向国际催化的新阶段。

1984年中国首次成为国际催化大会理事会成员

1979-1983大连化物所先后有梁东白、张盈珍、李文钊三人在西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FHI)做访问学者。1984年第八届国际催化大会将在西柏林召开,会议主席是慕尼黑工大的G. Ertl教授(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组委会主席是FHI时任所长的J.H.Block教授。Block教授多次和我们谈起国际催化理事会应有中国代表参加,需中国有关方面推荐人选,但不知如何联系?我们向中国科学院作了多次反映。当时可能这是属于新的问题,各部门需要时间协调。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了答复。厦门大学的蔡启瑞教授和大连化物所的郭燮贤研究员成为我国首任的国际催化理事会成员。

1984年7月第八届国际催化大会在西柏林举行。一共录取论文271篇,我国大陆学者有11篇。大连化物所有王弘立、姜炳南、臧璟龄、李文钊;国内还有黄仲涛、吴越、谢有畅等参加。中国科学院去开会的人,为了节省有限的外事经费,是乘坐横贯西伯利亚的火车途经莫斯科、华沙抵达东柏林后,通过“柏林墙”的一个检查站,才到达西柏林。会期5天,路途几近两周,现在想起来不可想像吧!

1992年我首次在布达佩斯第十届国际催化大会上作口头报告

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参加国际催化大会的人数逐渐增多。那时也许中国的工作尚未进入国际同行的视野,也许是受到语言障碍,被国际催化大会接受为口头报告的较少,大部分作为墙报展出。

我所在课题组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受体掺杂的SrTiO3催化剂的P型半导体性和乙烯选择性的关联研究”被1992年在布达佩斯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催化大会接受为口头报告。我首次在国际催化大会上作口头报告,报告内容受到关注,讨论热烈,获得支持性评论。我报告用的幻灯片是我所色谱室王玉瑛同志所做,其质量完全不输给国际同行,而当时我国在国际大会上的演示材料的制作大都比较粗糙。

有趣的是我相册中有一张1992年Dr. C. Cameron(当时是在法国石油研究所(IFP))对我报告作短评的照片,2005年,我们再次相遇是他作为BP公司炼油板块副总裁来我所参加BP-中科院联合能源创新能源实验室(EIL)的会议。我show了这张照片,他清楚记得当时情景,引起在场大家惊讶:“世界还真是那么小!”

2016年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首次在我国召开

从1980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催化大会至今已有36个年头,终于迎来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催化大会。这些年我国发展迅速,城市建设、通讯、交通、旅游以及会议服务等硬件设施日臻完善,是为举办国际会议的外部条件。更令人高兴的是近20年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新的催化才俊,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研究水平明显提升,对国民实体经济也多有贡献,与国际同行有深入交流,于是,国际催化大会来到北京就完全是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

法国的米歇尔•石(M. Che)教授同我于1994年在日本参加东京国际催化技术大会(TOCAT)期间,曾有过一次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催化大会的早餐长谈,那时我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他提了许多好的建议,希望中国早日申办成功。2016年在这次会上见到我时,他还向周围的朋友提起那次“早餐谈话”。22年过去了,当年的期望已经完满实现,我向他表示了谢意。

结束语

我很幸运,终于看到了国际催化大会在中国召开!

我很欣赏,中国催化界(不分年龄、资历、单位)的团结精神和显示出的力量!

我很钦佩,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的组织者的智慧和辛劳,从容地把这次大会办成了一个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会议,向你们致敬!

作者简介:李文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化物所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副所长(1983-1994),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90-1994)。

咨询委员会

(C)COPYRIGHT  DICP  NE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