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论文涉嫌造假被撤稿的警示

王秀岩

2015年3月,暴露出震惊中国学术界的消息,英国BMC出版社(BioMedCentral)撤回41篇中国学者论文,时隔不到半年又爆出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得到这个消息时我在美国,虽然这些问题不涉及我们大连化物所,但是作为一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我深感痛心。不久美国媒体又传出了多起中国留学生入学考试作弊被取消资格的消息。当时一个国外的朋友与我提及此事时,流露出了对与中国的学术交流的担心,没有诚信的人任何单位都不会欢迎的。在异国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作为中国人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就尽量回避谈论这方面的新闻,或者解释说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这些论文所涉及的科学工作者数量可是三位数字啊!“极个别人的行为”解释连我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不久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针对撤稿事件指出:“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再次表明我国学术界、科学界仍然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学术不端行为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复杂。”讲话直接指出了我国科学研究环境需要净化,每个科学工作者都负有责任与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抵制和斗争。

撤稿事件已经过去一年了,尽管这些涉事的论文作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的被降职和降薪,他们的名字也进入了“黑名单”,甚至失去继续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留下终生难忘的遗憾,但是给涉事单位和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我们科技工作者和将要进入这个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应从中汲取教训,科研工作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逾越科学道德的红线,不可心存侥幸,对于科学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切不能为了多发一篇文章、多出一项成果而做出违反科学道德的事。撤稿事件警示我们,贪图一时之利往往会葬送整个学术生涯、前途和名誉,学术造假虽易、承担后果不易。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要守住学术道德的底线,千万不要在自己的科学道路上埋下这样随时都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我们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生道路,就意味着我们要在阳光下追求科学的真理,就要做好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因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老一辈科学家曾用这一格言勉励自己。他们吃苦耐劳,勤奋上进,淡泊名利,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我们乃至所有的青年人树立了榜样。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为两弹一星贡献出全部青春,在戈壁大漠上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隐姓埋名,没有文章,甚至为了保密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了祖国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实现了祖国的两弹一星上天,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中国人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今天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应该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让科学天空的阳光更灿烂,不给那些见不得阳光的学术不端行为留下阴暗的空间。

作者简介:王秀岩,1942年3月出生,1973年至2007年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所咨询委员会委员、学风道德委员会委员。

咨询委员会

(C)COPYRIGHT  DICP  NE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