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
一定要多自己动手 ---学生眼中的王清遐委员

从2000年考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至今在这里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已过去了五个寒暑。在这五年中,以王清遐老师为代表的老一代化物所科研工作者的优良品质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和教育。

第一次见到王清遐老师是在入学面试前的某天下午。敲开办公室的房门,见到的是一位身材不高但精神矍铄的老先生。在我说明来意之后,王老师十分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课题组的大体情况以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在谈话过程中,王老师平易近人且幽默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也正是他那带有方言特色的话语将我领入化物所科研生活的大门。

王老师不仅在理论上指导我们实验,还时常亲自动手指导我们具体工作。记得在刚进实验室那会,我使用的那台色谱处理机由于有段时间没有运行,启动之后没能正常工作,对照使用手册研究了好一阵子也没能把它恢复起来,只好去求助于王老师。当时王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起身带着我来到机器旁边,亲自动手将色谱装置的外壳打开,从气路电路两方面分别检查理通了一遍,一边动手一边跟我说,“光看说明书是不行的,一定要自己动手理一遍,在实验室就不像在课堂了,今后一定要多自己动手”。在王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一番细致的排查,故障被排除了,机器也恢复了正常运行。帮我将机器恢复以后,王老师立刻就交代了下一步的工作,让我尽快摸透色谱处理机的使用方法。因为当时组里这种品牌的处理机只此一台,而且实验室里也没有人用过它,所以这下就得靠自己了。

有了王老师的教诲,再结合使用电脑的经验,在摸索处理机使用方法的过程中,我的胆子放开了,于是根据已有的使用手册,对每个操作命令都进行了实施和比对,最终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处理机的基本使用摸透了,而这也得到了王老师的赞许。王老师就是以这种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的方式鞭策和鼓励我们在科研工作中不断自主学习成长的。

我们组里的其他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和王老师一样,对我们学习和工作都是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对他们的无私帮助,我们也是体会感激在心。

老一代科研工作者,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的每一件事,单独看起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这些点点滴滴,这种精神力量却是巨大的。他们的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更是弥足珍贵,也值得我们深深崇敬和学习。

深深地祝福他们身体健康!

(八室:王翀)

咨询委员会

(C)COPYRIGHT  DICP  NET CENTER